寻找——教育的未来与未来教育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631.jpg

7月14日下午,加贝村行动创始人贺隽恒老师从深圳专程来到北京,带着他在五年实践中对创新如何让教育回归本质的思考,在袈蓝公社与这个城市关心、关注、从事教育创新研究与实践的朋友,和想要了解“加贝村行动”教学方法的家长进行了一次充满“挑战”的深度交流。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658.jpg

袈蓝建筑/袈蓝公社创始人邹迎晞与本期嘉宾贺隽恒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703.jpg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706.jpg



本期嘉宾:贺隽恒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710.jpg

贺隽恒

加贝村行动创始人


加贝村行动是一场面向未来的教育实验,旨在探索和建立一套领先时代的人才孵化体系,培养生命力顽强、人格健全、心怀梦想,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甚至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人。



 以下为贺隽恒先生本次演讲实录:


我做了一个很小很小的事情,叫加贝村,希望做一些不一样的基础教育,着眼点在于未来。因为现在大家对于基础教育的观念还存在说可能西方更好,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东西方拼拼凑凑,或者说相互借鉴,能够从国外引入一些体系来解决中国的教育的问题?我们认为不是这样的。我们觉得中国的基础教育,和全世界共同的情况是面临一个落后于时代的问题。那么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希望探索建立一套领先时代的人才孵化体系,培养生命力顽强、人格健全、胸怀梦想的这样一种人,他最终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甚至成为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人。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722.jpg


我们怎么做的呢?

每年我们从中国社会在子女的教育这个问题还有未来的变革问题上,既有远见、又有行动的家庭当中,挑选一些孩子。看这个家庭在这两个问题上是不是有和我们一样的观念,是不是有这样的行动力,系统性地开展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和个性化培育。2033年以前,我们希望把这个模式最终确立下来,能够给到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一个确定的东西。


为什么是2033年?

第一,我们2014年开始做的,我给自己留了20年时间,20年之内我们要达到一些可见的目标。第二,2033年是一个很有趣的数字,因为按照美国的说法就是2033年是人类第一次要登陆火星的这样一个时间。我觉得我们加贝村培养的小孩,虽然不一定都能去,但是至少有些小孩能具备这种成为第一批通往火星的宇航员的能力。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725.jpg


加贝村的教育体系是由这些要素构成的:首先是不同于现在的传统教育的目标。目标确立以后,就会有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来服务这个目标。这些教学内容的形式需要对应的有不同的教师的工作方式,和校园的运营来支持。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我们,以我为代表的这样一个教学团队的理念,一切围绕学生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727.jpg


我们对未来社会有一些基本的判断。今天我们看到整个社会物质是越来越富裕,但是物质富裕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对于一线城市,或者是中国主要的这些发达城市的富裕家庭来说,小孩不会再为物质富足有任何的感觉,他们需要面对的是能否彰显自己的精神和个性,这是一个趋势。但是今天常规的教育教给孩子的还是围绕物质生产为目标的一种知识和能力的结构体系。导致小孩找不到学习和整个生命的价值,导致未来很多人都是处在一个精神空虚的状态。另外一方面,是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未来,机器会代替越来越多的工作,是一个人普遍失落的时代,能够在未来社会获得成就感和存在感的人是极少的,这是我们小孩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最后在整个未来的趋势当中,灾难频发的可能性会越来越高。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730.jpg


基于对未来的判断,我们要提出怎样的一个教育目标呢?

它主要由这三个要素——生命力、人格和梦想来构成。为了避免这些概念变成一个空洞的东西,我们都进行了进一步的定义,只有通过更深层次的,更进一步的定义,你才能把它转变为课程。所以接下来,我给大家讲我们做了哪些课程来实现这些概念。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733.jpg


在加贝村主要有这样几个大的板块:基础文化课和通识课,人文艺术科学主题课,重要的专题课,基本上它就是传统学校比较像课堂的课了,有课堂环境,有课桌,老师讲,学生听,有作业,有练习,有考试,是很标准化的东西。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736.jpg


基础文化课在我们这里就是指语数外,因为它是构成你其他专业或者其他学习的一个最基础的,就像建房子的钢筋混凝土打的地基一样。


通识课针对基础教育,我们认为其实不必把每个专业讲得那么艰深,更多地是看重给小孩普及这个学科的常识。所以我们用通识课来做。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政治、法律、经济、财务、医学……只要在这个社会生活当中重要的东西,都可能包含进来。比如说像法律,我们就会请专业的法律方面的教授,或者请法律专家来给我们做一个六节课,10个课时左右的课程。这个课程当中包含了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法律常识,比如说《民法》、《刑法》,比如说合同怎么鉴定,比如说我们一般什么情况下叫违法,什么情况下是犯罪,有基本的案例,让小孩建立起一个法律的框架,将来他们有可能考入法律专业,有可能他们不考,但是作为社会中合格的一个公民,他需要具有一些基本的法律观念。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738.jpg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742.jpg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747.jpg


我们也会做人文科学主题课,这个就是比较广泛的,他们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做这样一些主题,重要的专题课比如说像医学我们就是当成一个重要的专题课来做了。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749.jpg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752.jpg


那第二部分就是相对来说经常走出去的部分,我们会参观各种机构,有学术化的,有商业的,有教育类的机构,比如说像博物馆这些,参加一些赛事和大型活动,也会每年一次出国研习。第三部分是PBL,叫项目导向式,问题导向式学习。这个现在在教育创新圈子里面比较火,但是在我们加贝村已经做了很多年了。第四部分是体育。第五部分是我们的一些校园生活。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755.jpg

加贝村受邀参加2018中国皮划艇巡回赛(上海站)


我们来看一下PBL这一块,PBL问题导向式学习,现在在国外是一个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在我们加贝村,它是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来学习,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以一个合理论证为前提,项目问题为导向,学会一整套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759.jpg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802.jpg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去年我们做PBL,有两个女孩她们想做日本料理寿司的这个项目。那我们作为学校,可能第一反应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当然我也喜欢吃寿司,但不能随便做,我们要问她为什么,你们要合理论证。她们就说,“村长你不是说明年要去日本吗,那我们今年就想提前利用这半年来学习日本的一些文化,就从寿司来入手。然后我们两个也很喜欢生物,顺便可以了解一些鱼类的知识。最后我们两个其实都是吃货,我们也挺喜欢吃的,就想研究一下。”她这么论证以后,我们觉得很合理,老师就和她们一起制订目标、制订计划,分析这个项目需要的资源,用三个月的时间来带他们学习。但是整个不是学习怎么做日本料理,是学习怎么去工作,怎么去实现一个目标。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812.jpg

PBL日料小组


它跟传统的学科教学区别非常大。在传统的学科教学当中,老师是一个信息的提供者,但是在这个地方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你不需要把所有的信息和答案都给到小孩,你要把这个探索的过程留给他们。在传统学科教学的时候,怎么知道这个小孩的成绩呢?就是考试,强调的是这个小孩对结果负责。但在这边的话,我们强调的是你的过程,因为你现在还小,你只有不断地学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将来才能指望你能真正地解决大问题。如果一上来就对结果予以要求,那很可能它就忽视了过程。所以老师在这边最多就是对步骤予以一下示范,是引导和督促反馈这样一个角色。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816.jpg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819.jpg

PBL研究项目油画小组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821.jpg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824.jpg

PBL研究项目造物小组


像这一组是拍电影的,《玫瑰浪迹》是她们自己编的剧,自己写的作品,自己拍,自己剪辑,自己配乐,自己做字幕,所有跟影视制作有关的东西,全部都是通过小组学习来完成的。拍摄都是自己来去分机位,自己来剪辑。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827.jpg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830.jpg

PBL研究项目视频小组


现场实录/2019年加贝村PBL汇报展示


我们接着往下看我们的其他的课程类型。在加贝村我们每年都要出国,这几年的话去了两趟美国,一趟日本,今年4月份刚刚从日本回来。第一年我们在美国生活了33天,是我们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出国我们就已经把调子定得比较高,所以后来自己也下不了这个台阶,只能是每一次都尽量做得比上一次还要好。我们不希望是走马观花,希望他们能够真正在不同的文化当中很深切地去体验,真正能够获得一些影响他们的东西。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837.jpg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841.jpg


再看一下体育吧。我的朋友圈这一部分发得比较多,所以导致外界以为我们是搞体育的,但是呢,加贝村又确实是全中国做体育(做得比较好的),我认为体校也只是在体育的技能上能干过我们,在体育的这种理解的维度和这些课程的精彩度上都做不过我们。我们的体育分为日常体育,特色体育,在日常体育和特色体育的基础上,每年会延展出大型的活外挑战。日常体育主要是锻炼身心,特色体育的话会结合当地的文化,也会实现一些特殊的目标。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844.jpg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847.jpg

2019年3月,加贝村在大理的专业探洞课程。在专业导师的指导和陪同下探索了两个野外洞穴,一个深20米,一个深60米。


这种课程为什么要做它呢?当然它有体育的功能,但实际上,我们也是抱着我们的教育目标,因为我们希望我们的小孩真的是在灾难当中能够存活下来。今天的城市人都住在高层,如果今天这栋大楼发生火灾,他们就从床下拿出那卷绳子,可以不要任何一个器械就是这一卷绳子扣好,就可以从窗子下面20楼30楼就可以下去了,因为我们都教过他们怎么做。当然也许你觉得这种场景不多,那我们就讲点功利主义的,学了这个有什么用?如果我们今天看科学的地质、天文、生物的科考,你都需要这种技能。比如科考,你如果有这种技能的话就可以参加一些更前沿的一些科考的项目。


你会发现它不是一个仅仅是炫酷的东西,它是为了实现你的教育目标才去选择的课程内容,而这样的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你在传统的校园里面是没有办法支撑它的。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850.jpg

加贝村环青海湖360公里骑行挑战


我们去年在青海湖做了一个环青海湖骑行,每年我们都会有这样的大的挑战,去年我们做了环青海湖,总共360公里,海拔3200米的湖面,我们用了5天时间连续骑行。有9个小孩从头到尾没有上过一分钟的保障车全部都骑完了。


纪录片/加贝村2018环青海湖骑行挑战


其实这个活动特别好玩的就是我们是带了摄影师去拍,然后到了第四天,摄影师过来找我说“村长怎么办?”我说怎么了,他说没内容,从头到尾就是骑,也没有人翻车,也没有人哭,也没有人闹,你这个拍出来没内容。那我说我们也不是来演戏的,这也是好事,虽然有点可惜。结果第五天下大雨,大暴雨,在高海拔地区下雨还是挺冷的,温度降到只有8度,最后一天是90公里,持续的有20公里一直在爬坡,所以其实挑战还是挺大的。


纪录片/加贝村2019年5天4夜挑战苍山登顶


那我们做这些课程是为什么呢?我们觉得其实小孩成长是有阶梯的。今天我遇到的很多孩子,他们出现的问题都是这种,身体、心理和他的观念三个东西是脱节的。知识知道得不少,但是心理素质弱爆了,对于社会的规则了解非常少,对自我搞不清楚,没有自我管理的能力。我们加贝村的这些课程,体育课、班会课、校园的生活,包括外出的社会活动都是帮助他们成就这些东西,身体、心理和观念。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858.jpg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小孩来这里都12岁了,你给他一考小学的试,发现他做到三年级就卡了。然后你仔细和这个小孩交流,发现他特别恨学习,他一学习的时候就痛苦,总想找点其他的事情。所以家长看到的小孩是坐在桌前的,但是实际上他人不在那儿,我觉得这简直就是浪费生命,与其把这个生命这么浪费,不如去做一点真真正正开心的事情。这也是导致我们加贝村的课程体系当中,你看到真正的这部分上课只占大概五分之二的时间,剩下的还有60%的时间要用来做其他的课程。


我们加贝村最后要让小孩取得一个叫无法否认的真实成就。比如韩寒,在他《三重门》这本书出版之前,他是学生韩寒,新概念作文得奖学生韩寒,但是这个时候全世界谁知道你韩寒是谁?直到《三重门》这本书出版发行放在书架上有读者去购买的时候,他变成了作者韩寒,这个就叫做无法否认的真实成就。当然你可以否认这本书的文学价值,但是你不能否认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作者,因为他真正写了书。无法否认的真实成就,是加贝村在高年龄段重点培养的一个目标,但是你如果想要做这个,就要回到基础,你没有这些基础的小孩,没有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的小孩,他怎么做这个呢?这个是不合理的。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901.jpg


刚才谈了一下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那么简单地再谈一下我们的教师和校园。你的形式和内容是需要特定的教师和校园去运转和支撑的,在加贝村的话,我们除了内部的老师,还有很多外部的老师,叫外接式教师。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908.jpg


我们会给到老师很高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但是也会给老师教学自由。所以我们和很多一流的老师合作,不光是追求名气,也要看老师对待我们的态度,因为有很多很有名的老师,他可能没时间,如果没时间你也没办法做得很好。当然我们解决时间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比如说你没时间来深圳,那我们搬到你们家隔壁住一个月,你总有时间了吧?你一年最忙的是3月份和8月份,那我6月份去呗,对吧?你周末最忙,那我星期一星期五陪你玩,所以我有很多办法,这种就是重新整合教育资源的能力。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911.jpg


我们的教师队伍也非常国际化,有来自爱尔兰的音乐老师,来自法国的美术老师,来自巴西的足球教练和来自非洲的现代舞老师。外教们也特别喜欢跟我们合作,他觉得这里的孩子很自由。


总体而言我们加贝村的教师叫外教与内辅。什么意思呢?就是外面来的老师我们尽量请他来教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我们内部的老师都是很优秀的硕士、博士,专业老师,你来做辅导员的角色。因为这个世界上科目太多,我不可能把所有的科目都请老师来做我们的全职员工,也养不起他。我的老师只要覆盖人文、艺术、科学这三个领域,那么基本上所有的老师都可以对接,我们内部的内辅起到跟踪辅导这样的一个角色,让小孩更好地去学习,这是我们对教育的一个很大的创新。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914.jpg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916.jpg


我们的校园是一个开放式的,我们也叫候鸟式学习。最开始的加贝村是没有一分钱来做校园的,所以我们说狠下心干脆我们移动起来,全世界哪里好,我们就去哪儿。


接下来我讲一下我个人,就以学校的管理层,以校长为代表,他的一些理念。为什么你要做这个教育呢?一定是因为你有一帮人有这样的理念,所以加贝村的定位我个人是这么定义的,加贝村是一个小型研究所,也是一个人才孵化器。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919.jpg


研究所是什么?研究所就是一群奇葩,在里面学习各种有趣的东西,一起做研究的地方。顺便给大家说一个特别好的消息,我们在上周刚刚确定了我们深圳的总部基地,我们选到的地方在宇宙无敌的粤海街道。可能大家不太关心深圳,也就是我们现在跟美国打贸易战,中国最牛逼的企业都在粤海街道,腾讯、华为,这些最好的企业都在深圳的科技园,所以欢迎大家将来有机会去我们那个地方参观,虽然不大,但是我们要把这个研究所的氛围营造出来。


它也是个人才孵化器,现在我们做地产也做企业孵化器,对吧?为企业提供法务、财务、融资、技术,甚至共享办公。我们也是一样,我们是孵化的人才而已,为每个小孩定制你的资源,给你提供全社会化的资源的配置,帮你做好规划,帮你来找导师。我们现在的场地隔壁就是深大,旁边就有深圳很多大学的产学研基地,多所香港和国内知名大学的研究生部都在那里,可以说全中国找不到这么高密度的。可能海淀区清华北大的那个地方可能有,但是深圳它是产学研全部打通的。所以这是加贝村的定位,它跟传统的学校不一样。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922.jpg


那么我们的运作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传统学校是工业化、流水线、批量生产模式,但是加贝村是小规模、个性化、有机的培育方式,也是我们加贝村整个运作从头到尾要去建造的一种方式。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925.jpg


加贝村的出路一开始家长也在问我,我们希望如果他们已经打好基础的情况下,直接进入业界优秀的机构。16岁离开加贝村的小孩,工作能力要比大学毕业生强,这个我有确定的信心,因为他们常年都在做很多很多真实的项目,而且在解决问题,承担有价值的工作。之后带着对项目、行业、社会的深刻理解,再前往更高层次的机构,进一步深造,有可能是大学,有可能是直接就进入最好的单位了。


但我是认为应该要进入大学的,因为大学有大学的资源,大学有大学的学术氛围。我不支持毫无目标地直接考大学,像我们当年那样什么都不知道,就填了一个自己也不懂的专业。我是读的北京交通大学的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我当时也不知道,我就是一个理科生,北大清华我的分数又够不上,就将就选了这个理科专业,其实我觉得蛮可惜的。如果说我们能够做我们自己真正想学的东西,大学四年会更加充实。如果在阶段当中取得较大成就的学生,我觉得也可以直接申请国内外有自主招生条件的大学,这条路我会在未来几年去帮他们铺好。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928.jpg


经过加贝村锻造的小孩我希望他们每一个都自带明星光环,自带复合的技能,自带内在的驱动力。这样的小孩,像PPT这些你还要教他吗?他完成一个任务,不需要教他方法,他自己就能找方法。现在我们说一个人不好用,最大的问题就是什么方法都不会找,你得手把手地去教,到最后你发现还不如自己做。


分享一个上个月发生的故事,上个月我们有两个小孩一个9岁,一个10岁半,去参加了深圳市学生杯的帆船赛。赛后有一个半小时的投诉环节,就是赛后的成绩要核对,他们所有小孩都拉到那个房间里,如果你有什么投诉,有什么申诉,这半个小时就提出来,这个小孩就提出了投诉。最后一个拿了女子乙组的第二名,一个拿了男子甲组的第三名。我们训练俱乐部的管理人员,觉得就很不可思议,但是我也问了裁判和俱乐部的一个技术总监,我说他们为什么能拿到这个成绩呢?他说这个年龄的小孩,能懂规则的都没几个,就是10岁以下的小孩,把帆船比赛的规则搞明白的都没有几个,你们的小孩吃得准规则。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930.jpg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933.jpg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936.jpg


后来我就回想这个事情其实是综合素质的一个展现,跟帆船没关系。首先我们学了前前后后就是那么一点时间,跟那些学习三年的小孩同台竞技拿到名次,这种学习效率是很惊人的,别人要花3年的我们可能只用花5个月。而且他们头一天为了吃准这个规则,别的小孩都在玩,他们就要坐下来,把这个规则看懂,规则意识也很强。还有闲心和时间去关心犯规,说明在场上是很轻松的。而且赛后敢去沟通也是有胆量的,一般小孩不敢的。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938.jpg


还有回到我们加贝村那个教育理念,生命力那一条中最核心的就是面对成败得失毁誉他无所谓,投诉不成功也不哭。很多小孩如果投诉不成功马上哭,因为他会说不公平。我们讲这一条的时候,不是不可以伤心,而是伤心、开心过之后你要快速地回到一个平静的状态,我觉得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最关键的。因为你会发现进入企业,进入社会以后,是不是你今天企业拿到融资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是不是结了婚教堂的婚礼进行曲一奏响你一辈子就幸福了?你每天都要起床重新经营生活,对吧?所以这种快速回到自我状态的能力特别重要。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941.jpg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做的是完整的学校教育,我们不是做补习班,这些小孩都是常年在这里学习的,我们做的是基础教育。但是我们定义的基础教育不只是知识、文化和技能,知识、文化和技能只是基础教育当中的素材,不是主干,真正的主干是你的生命力、人格和梦想。





现场互动


Q为观众提问,A为贺隽恒先生的回答


Q:您(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非常不一样,我想问问您认为传统的教育方式中,有哪些是值得继续保持的,是能够与加贝村的教学相结合的?


A:我认为它所有的要素都还是可以用的,今天我们合作的很多很好的老师也都是公立学校的老师。所以我觉得倒不是说现在教育哪些东西我一定要刻意地去回避它,但是根本的制度一旦你改了,就回到我这个体系当中,内容、形式,老师、校园,只要你的教育目标确定以后,自然而然就推导出来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也不是刻意回避它,但是我也不需要时时刻刻去关注它,我就把我自己的逻辑自洽的一套东西往前推进就好了。


我没有校园,在其他的教育者来看就是天方夜谭,我就会想没问题呀,我们移动起来,我们做候鸟不就好了?但是做候鸟不就有安全问题,那没问题我就锻炼,安全的这种课程就跟进。所以这是一种观念,就是我要解决问题,我不要批判,加贝村的行动一开始就是要把“行动”放在上面。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945.jpg


Q:我和我先生都是在北京工作,小孩如果是送到加贝村去,要在深圳上学,那我们不可能让小孩一个人在深圳,而我们两个人在北京,而且我认为您也认同家庭对孩子的沟通教育是很重要的,这个问题您怎么解决?


A:其实我非常认同,所以我们其实也很困惑。认可加贝村理念的家长一定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第一个报名加贝村的家长就是哈尔滨的,那个小孩第一年在加贝村就飞行了12万9千公里,他很骄傲地在一年结束之后,跟他爸爸妈妈说,我飞了12万9千多公里,比他妈妈三年还飞得多。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当学校规模在20个人以下的时候,其实可以很大程度代替父母给到他们足够的关怀,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这个关怀会越来越摊薄,注意力会摊薄,也不利于他们的发展。所以我们只能做妥协,这是第一。


第二其实很多家长很喜欢我们这个模式,我们叫什么模式呢?叫双集中模式,集中上课二十来天,集中放假8、9天。为什么是这个模式呢?因为如果每个周末飞回家这个成本太恐怖了,安全更不可行,那我们就把一个月平均有9天周末时间,再加上大长假小长假打包下来不就是8到10天每个月吗?这样的话,就热火朝天干二十来天放一个长假,就形成了双集中模式。


那么最开始我也讲,确实也有一些不好,因为我也是希望他们跟家长更多地交流。所以我们也是希望深圳的家长多一点,外地的家庭如果说认可,小孩也很坚强,这就是他的缘分了。北京的两个小孩每个月自己背着包到深圳,我们接他上学,一个是2006年的,一个2008年的,总体来讲都适应得很好,没有哪个小孩不适应的,只有家长还表示有点不适应。总体来说,你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来和孩子建立默契,而不要指望就仅仅是靠时间。我认为6岁以前肯定时间为重,但是6岁以后可能适应更重要。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948.jpg


Q:加贝村才做第5年,这5年还没有真正出现咱们理想当中的人才,您为什么对加贝村能这么有自信?


A:首先有时候自信是一种天生的东西,但是更多的是逻辑上的自信,不是因为我用结果来证明,是这个逻辑本身是要推导出这样的东西,就也有点像科学实验了。我既然这个逻辑推导出来,接下来只需要去实验了。其实逻辑推导很容易做完,但是实验要很多很多年。我们加贝村的家长没少讨论教育,他们讲过一个最好的一个说法就是:他们能想出来的问题,我回答不了,我能回答的问题他自己早就想明白了,不需要问我。所以真的到最后是来者不问。杭州的一位家长说你这些东西我20年前就想过了,但是我不可能来做,你来做,你也真的能来做,这是让他最开心的,就是真的有人去做,这才是最好的。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951.jpg


Q:从这个体系能拿到小学毕业证吗?


A:暂时是拿不到,但是今年有很多教育机构也联系过我们,我们未来一直会和很多教育机构去沟通。如果你要回任何一所小学,绝对没问题,我们这里也有12岁以前离开的,都很顺利。有些家长来之前就打好了要回去的主意,就是来你这里或者叫做放放风,或者叫做释放天性,或者他在学校里面很压抑,把我们当成一个疗愈,以前我不知道,但其实好多家长是这个想法。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954.jpg


Q:孩子送过去,家长是没办法陪伴的吗?


A:不用陪伴,完全是住宿,当然我们要管好住宿这一块,这也是我们过去5年走下来家长信任我们的原因。


加贝村住宿是非常好的一个环境,倒不是因为住宿条件本身多好,而是加贝村给小孩创造了“三重关系”。第一层是同学和师生的这种传统校园关系,但是因为生活在一起,很好地解决了他们没有兄弟姊妹(当然加贝村有三分之二是有兄弟姊妹的家庭)的问题。他们经常说我原来的学校同学很多,但是我感觉朋友很少,在加贝村同学虽然不那么多,但是我感觉这里都是很好的朋友。他们因为一起生活,一起在做很多巨大的挑战,所以他们是兄弟姊妹的感情,是一个紧密的团体,这个叫第二层,亲人关系。


第三层就是他们在PBL项目当中形成了事业伙伴关系,你会发现两个孩子出双入对的,但是做PBL项目的时候他们居然不跟对方一起。“我不跟他一起,他太懒了”,或者“我不跟他一起,他不靠谱”,非常现实。他知道我要做好我自己的项目,我不可能光讲兄弟情义,这就很有效地解决了中国社会只有江湖义气,只有儒家的泛血缘关系却没有契约精神,没有合作精神的这个问题。加贝村叫三重强关系——同学、亲人和事业伙伴。


所以这一点的话,不用太担心,当然家长想陪他,你就到旁边住着,晚上把他接走我们也欢迎,没问题。


微信图片_20190722110957.jpg


Q:为什么您没有被某一种教育理念所束缚,我觉得您是很包容的,用一切好的教育资源来支撑孩子的成长,您的教育的理念是怎么形成的?


A:我个人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不是教育行业,或者教育专业背景出身,所以才能跳出来看教育。



今天所有行业的人才,都是要去解决创意,解决创新。但是我们过去的人才培养方式不支持,这是我最大的困扰。所以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我就得想办法呀,我就得和最好的人才合作,但是你又合作不起,然后你就开始要用互联网的精神,碎片化的,这种共享式的合作。他的钱已经被别人买单过了,他已经在大学拿着最好的津贴,然后他来这里,他是为了实现情怀,所以我们有些小孩,我们就请大学老师带着他们,比如说我们董亮老师是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的老师。



今天你要学习,各种在线APP上面都有很多(优秀的学习资源),那这个时候你老师的作用最好退一步,不要把教学这个压力的担子扛起来,而是把它更好地整合,让小孩自己去学习,但是你要跟踪他,辅导他,反馈给他,你哪里做得不好,你还可以敦促他,帮助他来成长。所以你会发现没有校园怎么解决,没有精英怎么解决,有了精英用不起怎么解决,然后要想用精英,又不至于说用不好,那你要派怎么样的老师来解决,其实是一连串的逻辑。解决问题就是我们的观念,没有什么问题是不可解决的,只要你愿意去想,总会有办法。


Q:您能否对加贝村从以前发展到现在做一个阶段性的描述?加贝村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A:发展到现在刚刚经过了100%游牧民族的时期,现在我们要从游牧文明过渡到海洋文明,立足深圳,全球移动,全球做后援,这是我们的一个状态。性质上来讲,过去的加贝村已经做了5年,前面两三年更多是自己内心的摸索,后面的两年是把这些东西梳理出来,有了一个很确定的方向。接下来我们其实是希望去做一个大概200人以下的小微精品未来学校模式,这个说法只是为了让搞学校的人理解,其实我们这种模式还是非常非常小众,需要的资源,需要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精力还是比较多,我更多是把它当成了一个艺术品,没有把它当做一个工艺品的复制。市场天天想听工业品复制的那套逻辑,我也会考虑。但现在这个阶段,我还是先把这个艺术品做好再说。


微信图片_20190722111001.jpg


2019年,《袈蓝大讲堂》将继续秉承“实战现场 实践发声”的理念,以袈蓝公社为据点,围绕城乡互动与乡村振兴与我们的伙伴共同分享探讨设计与产业的相关课题。也欢迎更多“有料要报”的新农人实践者,带着您的实践故事与我们联络,成为《袈蓝大讲堂》的分享人。

联络邮箱:marketing@bau-jl.com.cn

等你来信。





微信图片_20190722111004.jpg


袈蓝公社,是在袈蓝建筑 “更好地服务乡村文旅度假项目建设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衍生出了的以“新田园主义实践者聚落”为定义的新农人服务品牌。并在2017年注册了商业主体“北京袈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新型城镇化项目和文旅度假类型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的运营推广、优质产品内容资源链接与农产品的文创开发。

 

袈蓝公社为更好地服务当地,2018年起以实体落户项目,成为乡村里的“新农人客厅”与“业态模型实验室”。在袈蓝公社的实体空间内,通过对“咖啡馆”、“书店”、“市集”等不同交流场景的植入,为投入乡村建设与发展的新农人提供交流的场所与展示的舞台,激发创意,展示成果。至2019年底,将在大陆、台湾完成8个实体落点。

 

与此同时,袈蓝公社通过活动组织、当地体验产品研发和农产品创意提升等路径,服务乡村赋能。为乡村集结业态,集结人才,集结智慧。最终,为当地人留下理念,留下方法,留下标准,让本地人成为乡村发展的主角和持续动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