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槐特辑 (一)它是一块玉的话,总有人会发现它的美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404.gif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415.jpg


高槐村,一个离城不远的村庄。它位于四川省德阳市东湖乡,距德阳城区仅十分钟车程,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优势明显。


高槐村,一个风景如画的村庄。村域内自然资源丰富,空气清新,青山绿水环绕千余亩田野,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高槐村,一个整洁宜居的村庄。在“5·12”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过程中,全村按照统一的“现代民居风格”对农房进行了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但这个村庄在很长时间以来并不为人所知,直到一个小院的出现为这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人气。这个小院就是高槐村第一家乡村咖啡屋——“不远”。


本期袈蓝新农人,就让我们从胡榕和她的小院“不远”开始说起。



“它是一块玉的话,总有人会发现它的美”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421.jpg

胡榕夫妇和他们的“二娃”同同


胡榕从农村长大,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很早开始靠自己打拼。她曾经开过一家广告公司,为了生意每周都去拜访陌生客户,那个时候洽谈、应酬占据了她绝大多数的时间。到了三十几岁的时候,胡榕渐渐意识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她逐渐将公司交给接班人打理,自己则腾出时间来画画、带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她和丈夫在高槐村租下了一间闲置的小院。当时他们想的非常简单,就是周末去度假,种菜,放松身心。但没想到有了小院,弄了菜地以后,事情的发展就开始有些出乎意料——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426.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430.jpg


“我们开始种菜以后,朋友就很喜欢,每一周都过来摘菜,在这边搞聚会,然后最后就说,干脆我们就把它搞成营业性的机构。”而恰巧2014年1月,广汉市金鱼镇凉水村刚开了德阳第一家乡村咖啡屋——筱筱咖啡屋,受筱筱咖啡屋的主人韩筱启发,他们决定也以乡村咖啡屋的形式进行经营。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432.jpg

德阳第一家乡村咖啡屋——筱筱咖啡屋


2014年11月,不远咖啡开始营业。因为夫妻俩都曾从事过传媒行业,自身有比较高的受关注度,再加上高槐村的位置优势,一时间很多人从城里慕名而来。胡榕清楚地记得当时“正好是冬天,又不是太冷,一出太阳的时候,整个马路边都坐满了人,车子从差不多叶小姐的花园那儿一直停到这边,差不多60多辆车子”因为每天接待来来往往很多批客人,最多容纳50人的小院在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的流水高达五六千块钱。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435.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437.jpg

2015年的不远小院


不远咖啡的火爆,让高槐村在随后几年“忽如一夜春风来,乡村咖啡遍地开”,由之给村民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房子好租了,就业岗位增加了,收入也提高了。为此大家都很感谢胡榕夫妇,甚至开玩笑说他们是高槐村的荣誉村民。但胡榕却觉得高槐村迎来产业发展的机会并非自己的功劳,而是因为这个村庄本身就是一块美玉。


“其实我们只是碰巧(第一个来开咖啡屋),它是一块玉的话,即便我们不发现它,还有后来的人也会发现它的。”


胡榕说,在大量咖啡屋进驻以后,其实“不远”也经历过低谷时期。另外两位股东曾想将店面转让出去,但她最后还是将小院留了下来,并开始慢慢地对小院进行改造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440.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444.jpg


改造的第一步是在小院里融入植物染的元素。胡榕接触植物染是在2013年,在此之前,她一直也对染布、做衣服有一种情结。用她的话说就是,“有的东西是根植于你内心很久的,只是某一个时机它把你这个梦想给点燃了”,对胡榕来说,这个时机大概就是与植物染相遇的那一刻。爱上植物染的她曾先后到云南、贵州、台湾拜师学艺,并开设植物蓝染手工创作公益推广课程,创立青溯植染工坊品牌,身体力行地传播着植染文化。


“每一次讲课我看到那么多人,那么喜欢这种植物染,并且每一次当把布打开,大家惊呼‘好漂亮’的时候,就是我最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的时候。我想让大家爱上植物染,爱上手作,爱上这些传统的技艺!”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448.jpg

青溯植染参加德阳日报社作家联谊活动的植染秀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452.jpg

智萌国际幼儿园绵羊班植物染体验活动


除了植物染,胡榕还有一个梦想是开民宿,所以她对小院的第二个改造也是在业态上的调整。她希望自己的民宿与植物染能够有机融合,就像台湾的卓也小屋那样,让来住宿的每一位客人,都能产生对植物染的兴趣,也让专门来体验植物染的客人,爱上以植物染为特色的住宿空间。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455.jpg

胡榕在台湾卓也小屋学习植物染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457.jpg

不远微民宿


现在,小院正越来越接近胡榕理想中的样子。在院子里专心染布、抚琴,和她的两只猫“花无缺”“花想容”享受时光,与专程而来的客人分享植物染的快乐,这一切让胡榕感到“人欢喜,心自在”;而这个小院本身,也正在一天天变得越来越像它的女主人,隐逸于喧嚣之中,散发出一种自然、素朴之美。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00.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02.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05.jpg


因为“不远”的出现,高槐村的命运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村上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乡村咖啡屋,比如花园六号、CC家和三月茶室。



“这就是我向往的生活”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08.jpg


花园六号是一群“好闺蜜”给自己建造的“秘密花园”。走进被安吉拉环绕的庭院,仿佛瞬间穿越到了一座花香弥漫的欧洲小镇。粉色的蔷薇宛如瀑布般盛放,紫色的铁线莲引人陷入浪漫遐思,而那些角落里精心布置的杂货摆件,则让这里增添了几许灵动之气。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11.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14.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16.jpg


这个“秘密花园”的主要设计者是一位对花痴迷的女士——谧(化名)。她平时在德阳市区工作,休息的时候就来打理和闺蜜们共同经营的以花园为特色的咖啡屋。这家店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我们的初衷就是我们自己玩,所以我们选的院子在很里边,就是空气更好一些,然后更原始的状态。刚开始也没有对外,我们装修都装了半年。”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19.jpg

由“闺蜜团”中的林先生亲手完成的墙绘


2010年前后,谧在城里开过一家小咖啡屋,那家店坐落在旌湖湖畔,和现在的小院很像,也有一个视野极佳的阳光房,但是因为拆迁所以只开了三年就关了。谧和她的闺蜜们就商量着再一起开一家。因为他们虽然来自各行各业,有自己开公司的,有酒店老总,也有大学教授,但泡咖啡屋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共同爱好。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21.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23.jpg


2015年,因为到“不远”喝咖啡,他们第一次来到高槐村。“我一下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这里灾后重建的新村面貌,让谧改变了对乡村“破败”的固有印象。“当时我就说我们也可以在这儿找个地方,然后也非常巧,房东主动就问我,你们需要地方吗?说可以上他们家去看看,然后马上就定下来了。”


因为参与开店的“闺蜜们”都有各自的收入来源,本身就是把开店当成一种消费方式,而且风险共担,不存在经营压力,所以他们在理念上一直本着品质第一的原则。“我们的咖啡豆,包括茶叶这些原材料,必须保证,不能说作假,追求利润,现在已经上餐了,这些都是在品质上绝对保证。”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26.jpg


在花的培植养护和花园的打造上,他们几年来一直在摸索和学习,并且投入了大量资金与精力。或许因为这些投入都出于一种不求回报的“花痴”之心,也让他们收获了一批真正爱花、惜花的忠实顾客。“每年一批老客户很早就在问我们的安吉拉什么时候开,然后有安吉拉的粉丝,开了他们就要来。”下一步他们还准备引进更多稀有的花卉,让大家欣赏到在德阳当地不常见的品种。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28.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31.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35.jpg


在乡村种花的这几年,朋友说谧这个城里人好像已经变成了当地人,而之所以会真正融入当地的生活,是因为她感受到了乡村淳朴的人情。“看到老乡那种很淳朴的感觉,我们觉得总想再去为他们做点什么事,我们在这个地方,能顺便为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老乡家的农副产品,我都去跟他们讲,比如说有鸡、有蛋需要卖的都跟我们讲,我们免费帮忙宣传。然后我们为他们做的事,让他们反过来又总想为我们做点什么,比如地里有菜,就让我们去摘。这种感觉特别的好。”


讲述这番话的时候,谧的言语中透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来自于与村民愉快的朝夕相处,也源于她对自己生活状态的真正满足。“每次来村里就像‘大王让我来巡山’”,谧开玩笑地说,“先把我自己的花看一遍,什么地方该施肥了,什么时候该修剪了,再看看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一下,然后自己就坐下来喝杯茶或者喝杯咖啡,看会儿书,或者跟朋友聊聊天,就觉得这种日子特美好,这就是我向往的生活。”



“‘CC家’就是我的家”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38.jpg


“CC家”,90后女孩CC(化名)的乡村咖啡屋,也是CC倾注了许多心血给自己在乡村安下的小窝。


说起开这个店的起因,还要回到2014年的一天,CC租了辆电瓶车到郊外游玩,被不远咖啡吸引,认识了同样喜欢猫咪的咖啡店老板。


“跟‘不远’的老板娘聊天的时候我就说,你们住在这里好幸福!我虽然念初中开始离开了农村,但是内心还是喜欢农村,而且这里跟我小时候待的农村完全是两个样子,记忆里就是破破烂烂的土房子,有黑黑的的烟囱。但我来到这个村子,红瓦白墙,一小栋房子走进去,很舒服,很惬意!我当时就想,如果能住在这里就好了,也希望未来爸爸妈妈可以在这边养老。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40.jpg

CC家的猫猫狗狗


之后CC在城市工作了几年,从服务员、汽车销售,慢慢做到茶餐厅基础管理,从基层学习了解服务行业,到2016年开始来到高槐创业。


“本来五年前周围就逛过嘛,(我就想过)哪个位置,哪块地可以居住。”CC说,选择现在的位置,一是因为自己喜欢爬山,而这块地旁边正好有一片青山,二来这里有着较高的地势,从视野的角度上占据了优势,再有就是它原本是一块荒地,“一无所有但是干净”,可以进行充分的再设计。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44.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46.jpg


当时现在的咖啡屋还是水泥毛坯房,CC“把房间的门安上,丢了一张床在里面”,就直接搬了进去,和大家一起装修、刷墙,也学着种菜和饲养家禽。“我爸爸过来跟我一起就是踩在脚手架上面,把楼梯下面的木板刷上木油,然后再涂油漆。包括说这些植物,然后养这些鸡、鸭、鹅、兔子、跑山羊,也是我一点一点学习的一个过程。”在CC看来,因为“把这儿当成了家”,所以就算这个过程漫长又艰辛,她也甘之如饴。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49.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52.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55.jpg


现在距CC租下小院,已经有两年多了。CC除了劈柴、放羊、喂兔子这些“日常工作”,还尝试了种甘蔗和樱花树,学做了野菜馍馍和土鸡汤,她会在院子里给小朋友开生日聚会,也会坐在油菜花地里和大家一起吃烧烤。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558.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601.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603.jpg


“我养的这些动物,小朋友他们很喜欢。他们可以去喂小兔子,可以跟着跑山羊到处跑,小朋友从几个月到十多岁的玩具,我们都免费提供给大家玩。然后我们种了很多蔬菜、水果可以来采摘,就像我们给客人泡的金桔柠檬,可以看到我们在树上摘下来洗干净的整个过程。我们还可以一起在这里插花,一起种菜,一起包饺子,一起捞鱼煮鱼……”


CC把乡野岁月过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而CC家的魅力就在于能够更多的人参与到这种生活中来。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606.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609.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613.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616.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618.jpg

奶奶手里拿着的是在CC家花园里挖到的野菜——“九十九条根”



“土日子好啊,我喜欢土日子”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630.jpg


“三月”的时光(网名)在2003年来德阳之前,曾在北京工作过一年。回忆起那段经历,她说也有快乐的部分,但最终“你会觉得除了工作以外,还是应该有更多的生活”。


设计专业出身的她,萌生在乡间恬淡生活,同时兼做工作室的想法,“我想重新拾起画笔,我同学喜欢茶艺,她是做茶艺和花艺培训的。”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633.jpg


一拍即合,时光便开始了寻找适合的地方,石门洞、清平、白马关、巍罗山……前前后后找了两年时间,直到有一次路过高槐村,眼前一亮,“众里寻她千百度,原来她在这里!”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635.jpg


 “我喜欢这个地方最大的原因是,村子不是空巢村,有着各种年龄层段的人,很有活力,村民也特别热情友善。而且它离城只有10分钟的车程,既能远离尘世喧嚣,又不至于离红尘太远。”城市和乡村生活能快速切换。


当时村上还没人开店,村民大多没有出租房屋的意愿。通过周正罡的引见,在仅有的三家愿意出租的房屋中,选了一个带前后院的,“儿时我家的房子就是带前后院的,特别亲切,便长租了下来。”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637.jpg


大约一年以后,村上开了不远咖啡,时光也开始考虑把工作室变成茶室和民宿。“做工作室它是相对的闭环,茶室和民宿却是开放的,不会让自己那么闭塞,能接触不同的人群,他们也会带来一些新的东西。”


时光近几年一直在给自己做减法,追求从容淡定的心境。所以她希望三月茶室拥有静谧的力量。她把茶室打造成枯山水庭院,化繁为简,“无水而喻水,一沙一世界”,让客人身处其中能安静下来,和自己对话。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640.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642.jpg


“怡然自得”是时光目前在高槐村的生活状态。她会在九月桂花飘香时,去寿丰镇的酒厂买回高粱酒,摘下门前的桂花,酿一坛桂花酒。她尝遍村上的每一棵枇杷树,告诉大家哪家的枇杷果香最浓郁;也会在捉到萤火虫后兴奋地和茶客们分享这种来自乡间的意外惊喜。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645.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647.jpg


有时也组织茶艺、花艺分享会,小型民谣弹奏会和朗诵会。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649.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652.jpg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654.jpg


有时候随性的她,“说走就走”把店一关就去旅行。但走不了多久时光一定又会想念村里,赶着回来伺候她的流浪狗、乌龟和猫咪。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656.jpg


有朋友都打趣她说,和人家的浪漫日子相比,你过的是土日子啊!但时光却觉得这种“土”比浪漫甚至更值得珍惜,因为少了拘束,多了舒坦。


“土日子好啊,”她由衷地感叹道,“我喜欢土日子,能在劳作中清晰地感受到四季更迭。”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658.jpg


从胡榕、谧、CC和时光的“入村”故事中我们看到,他们从城市带进乡村的不仅仅是咖啡本身,更是存在于咖啡屋或是茶室这种形式中的一种放慢脚步、贴近自然、回归内心的生活方式。


他们最初来到这里,是因为高槐村为这种生活方式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而他们如今选择留在这里,是因为当他们以用心经营一个小院的方式,为高槐村的未来开启了一扇窗,高槐村也以阳光、雨露,呵护、滋养着他们对慢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本文部分图片由不远、花园六号、CC家及三月茶室提供。更多高槐故事,将于近期在新农人栏目陆续与大家见面。


欢迎更多的新农人朋友在袈蓝公社说出自己的故事。

联络请发送邮件到:

marketing@bau-jl.com.cn





微信图片_20190524172702.jpg


袈蓝公社,是在袈蓝建筑 “更好地服务乡村文旅度假项目建设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衍生出了的以“新田园主义实践者聚落”为定义的新农人服务品牌。并在2017年注册了商业主体“北京袈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新型城镇化项目和文旅度假类型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的运营推广、优质产品内容资源链接与农产品的文创开发。

 

袈蓝公社为更好地服务当地,2018年起以实体落户项目,成为乡村里的“新农人客厅”与“业态模型实验室”。在袈蓝公社的实体空间内,通过对“咖啡馆”、“书店”、“市集”等不同交流场景的植入,为投入乡村建设与发展的新农人提供交流的场所与展示的舞台,激发创意,展示成果。至2019年底,将在大陆、台湾完成8个实体落点。

 

与此同时,袈蓝公社通过活动组织、当地体验产品研发和农产品创意提升等路径,服务乡村赋能。为乡村集结业态,集结人才,集结智慧。最终,为当地人留下理念,留下方法,留下标准,让本地人成为乡村发展的主角和持续动力。



袈 蓝 新 农 人 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