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年轻的我,一心想到大城市去浪

微信图片_20190709095655.gif


微信图片_20190709095714.jpg

濑户内的风光(袈蓝建筑 李智/摄)


正在看推文的你,

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吗?

不是的话也没事儿,

反正我也早不是了。

重要的是,

你经历过那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生阶段,

你就一定能理解我接下来要写的内容

↓↓↓

没有一个年轻人

会心甘情愿地待在看不到希望的小岛,

靠着种柑橘、种橄榄

心满意足地过一辈子,

即使岛上确实有让我引以为豪的风景,

那让我留下来,

也是绝对、绝对不可能的事!

因为那个热血沸腾、少年心气的“年轻人”,

曾经一心想到大城市去浪啊🏄


微信图片_20190709095725.jpg


我叫井上智博。出生在日本濑户内海的一个小岛——小豆岛上,是井上家三个孩子中最小的。当时,我们住的村子一半都是朝南、日照良好的斜坡,祖父抱着“放着日照良好的地不种,地区就没法发展”的想法,联合村子里的人们一起开垦橡树林,致力于把村子变成集体从事农业的农作物产地。1940年,我们种了橘子树。1946年,还是学生的父亲和叔父,第一次开始种橄榄树。1955年,橄榄树长大了,开始结果,已是第二代园主的父亲开始了农业加工。种植橄榄树近10年后,我们终于制成了橄榄制品。


微信图片_20190709095733.jpg


也是在那个时候,父亲给园子起了“井上诚耕园”这个名字。与慷慨的大自然打交道的父亲,在这个名字中倾注了自己“不忘感恩之心,诚恳耕种,创造一个出色的农园”的信念。据说那时正是小豆岛游客逐年增加之时,橄榄制品因为罕见,销量特别好。我们不断扩大橄榄田和柑橘田的规模,以为已经形成了有模有样的农业体系,谁知好景并不长。发现了小豆岛橄榄市场的贸易商们,也开始通过进口廉价的橄榄,加入销售之战中。


微信图片_20190709095740.jpg


一时间,小豆岛产的橄榄需求剧减,于是父亲便抱着“橄榄不行了,那就用柑橘决胜负”的想法,开始种植多品种的柑橘。谁知,我们又迎来了一个严峻的时刻。柑橘树终于长大了,到了丰收的时刻,不料全国各地大量种植柑橘,导致市场饱和,再加上大量的进口,日本市场上的柑橘价格开始大跌。在这样困难的经营环境下,浑然不知父母辛苦的我,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渐渐长大了。高中毕业后,我因为向往都市生活,去了大阪的一个专科学校.后又经父亲介绍,进入了神户中央批发市场中一家很小的蔬菜水果批发公司工作。


微信图片_20190709095747.jpg


我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年,全国柑橘大丰收,拍卖的柑橘全部以低价成交。和歌山、爱媛等有名产地的柑橘尚且如此,小豆岛这样小产地的产品,也不能幸免于难。 那时,我也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终于体会到了父母在老家的辛苦。


几年后的夏天,父亲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秋天收获的作物基本卖不了多少钱。果园本就经营不善,又经历了这次重大打击,父亲心灰意冷,得了自律神经失调症。老家发生了这样的大事,母亲和哥哥姐姐们都很担心.我也开始认真考虑要不要继承家业。当时的农业被称为最累、最脏最有风险的活,再加上我又担心自己不擅经营,始终犹豫不决。然而,从小便很优秀的哥哥姐姐们已经有了别的工作和各自的家庭。最后,我决定由自己来继承家里的农园,回到岛上开始务农。


微信图片_20190709095758.jpg

井上诚耕园第二代园主井上胜由与第三代园主井上智博


继承家业后,我开始思考如何自己销售收获的作物。卖到岛上土特产店的话,价格会压得很低。我也试过用小型拖拉机装着柑橘,坐船到姬路市展开推销。虽然能卖出一些,却不可能卖完园里收获的80吨柑橘。这时,一件意外的事情给了我直销的机会。


有一年,我老家边上巡礼民宿的浴池坏了,客人便来借用我家的浴池。父亲本来就喜欢跟人说话,等客人泡完澡了,就一边听他们谈旅途中的见闻,一边送上自家种的柑橘。结束巡礼的客人为了感谢父亲,便打电话来订柑橘,让我们直接寄送到家里。渐渐地,我们每年都会接到这样的电话,接着,客人的邻居们也开始向我们订柑橘。我的父母和这些顾客们真诚地来往,慢慢地顾客就多了。


微信图片_20190709095808.jpg


我整理了一份这些顾客的名单,给名单上的280位顾客寄去了我们的柑橘价目表和一封信,没想到,竟然收到了300份订单,超过了名单上的数目。有些顾客要把柑橘当作年终礼物送给家人或亲戚,结果收礼的人也开始向我们订柑橘。就这样,顾客越来越多。接着,为了给通过柑橘结识的顾客们带去更多的快乐,我们在介绍柑橘的同时又介绍了橄榄制品。渐渐地,橄榄制品的订单也多了,销量也增长了。1997年6月,我们取得了企业法人资格。父亲说:“社长一开始还是你来当吧。”于是,站在农业生产井上诚耕园的新起点上,我们又再次出发了。


微信图片_20190709095815.jpg
微信图片_20190709095819.jpg
微信图片_20190709095826.jpg


不久,从城市里突然来了一些想从事农业、想种橄榄的人,陆陆续续来拜访我或是咨询我。其中有位女性下定决心要搬到小豆岛,亲手开垦田地。她说想过与亲手种的橄榄树相伴的生活。听完她的梦想,我不由得说:“那你就先搬到小豆岛,在我们家园子里干吧。


虽然我的父母强烈反对,但她本人的愿望十分强烈,我最终接受了她。没多久,又来了一位男性,我也雇用了他。此后,随着园子规模的扩大,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我刚接手时,园里只有家里三个人和一位兼职的阿姨。现在,我们已经拥有126名员工和兼职人员,年营业额达到38亿日元的规模。


微信图片_20190709095834.jpg


我总是跟员工们说,小豆岛这个小岛就是在全球背景下的日本的缩略图。少子、老龄化、环境问题、各种产业呈衰退倾向等,问题层出不穷。其中衰退倾向最严重的是农业。先人们开垦的田地被我们荒废了,过去恬静的风景也变了样。虽然最近橄榄大受欢迎,种橄榄的人也越来越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缺少年轻的继承者。旅游业也在不断衰退。我还小的时候,在电影《十四只眼睛》的影响之下,小豆岛成了旅游胜地。我们能打开橄榄和柑橘的销路也全靠岛上的游客。为了使小岛恢复活力,旅游业的复兴被寄予极大的期望。


微信图片_20190709095840.jpg


由此我想到,在振兴小豆岛旅游业的过程中,农民们不就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吗?不,应该说农民们必须发挥自己的力量,让荒废的田地复苏,种上橄榄或柑橘等树木,用心培育它们长大。对小豆岛的居民和游客们来说,精心管理的美丽田地也成了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


微信图片_20190709095850.jpg
微信图片_20190709095856.jpg


我衷心希望,我们在与岛上的众多游客分享大自然赠予我们的农作物,共同体会大自然的可贵之处的同时,也能向大家宣传农业是多么的了不起、多么重要。


井上诚耕园第三代园主

井上智博




井上诚耕园,小豆岛有名的橄榄园之一,有着70年历史的企业园,共种植有7种橄榄和14种柑橘类作物。作物一部分直接销售,一部分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高品质橄榄油和有关化妆品,以“六次产业”的理念从岛外吸引人才。通过学习及经验总结,摸索出适合自己企业内部管理方式,从最初的年销售额的8000万日元增长到了38亿日元。


这个夏天,袈蓝公社联合绿里游学、日本伽蓝文化株式会社共同发起“建筑、艺术与乡村复兴的跳岛研学”,邀请文化艺术、设计建筑、乡建文旅等领域专业人士和资深艺术旅行爱好者一同出发,参访高松、直岛、丰岛、小豆岛……在行旅中体验,在艺术中学习,深度感知艺术与乡村的特别互动。通过亲身走访、观察与交流,了解国际与地方链接所激发的创造力与价值,领略建筑、艺术与地方文化融合推动在地发展的独特魅力。


微信图片_20190709095904.jpg


六天的海岛巡游,深度体验建筑、艺术的介入为荒寂的岛屿带来的改变。并通过亲身走访与交流,了解在地农业的创新性复合发展。文化之外,探索人们相信乡村的美好,并对乡村复兴燃起希望的内心引力。



报名咨询请发送邮件至:

marketing@bau-jl.com.cn

暗号“濑户内国际艺术节报名”

或加添加微信“绿里姑娘”


微信图片_20190709095913.jpg


申请注明“濑户内国际艺术节报名”

细节问题会有专人回复。


部分文字及照片来自网络




微信图片_20190709095919.jpg


绿里Greenin可持续生活方式倡导者。传播与分享可持续生活方式,探索与链接可持续生态社区。绿里游学 Greenin Journey探索设计与艺术如何再生在地文化之旅关注天然材质|环境友好|受益在地产品。




微信图片_20190709095922.jpg


袈蓝公社,是在袈蓝建筑 “更好地服务乡村文旅度假项目建设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衍生出了的以“新田园主义实践者聚落”为定义的新农人服务品牌。并在2017年注册了商业主体“北京袈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新型城镇化项目和文旅度假类型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的运营推广、优质产品内容资源链接与农产品的文创开发。

 

袈蓝公社为更好地服务当地,2018年起以实体落户项目,成为乡村里的“新农人客厅”与“业态模型实验室”。在袈蓝公社的实体空间内,通过对“咖啡馆”、“书店”、“市集”等不同交流场景的植入,为投入乡村建设与发展的新农人提供交流的场所与展示的舞台,激发创意,展示成果。至2019年底,将在大陆、台湾完成8个实体落点。

 

与此同时,袈蓝公社通过活动组织、当地体验产品研发和农产品创意提升等路径,服务乡村赋能。为乡村集结业态,集结人才,集结智慧。最终,为当地人留下理念,留下方法,留下标准,让本地人成为乡村发展的主角和持续动力。






袈 蓝 新 农 人 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