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力是农创第一生产力,链接力是农创第一动销力

微信图片_20190927091333.gif


2016年9月,一个农民获得了一笔超过千万的天使投资,这是他放弃上市公司高管职位,返乡做农民的第四个年头。他就是吕不白,一位4年里发了3000条朋友圈,获融资1000万的农创人。


一直以来,吕不白都在思考农业创业的问题。在他看来,好的农产品很多,卖农产品的好平台也非常多,但是缺少真正懂农民、农产品,也懂营销市场的人来通过标准化、市场化和商品化的手段,把农产品真正的价值输送出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吕不白自2016年起先后创办涉农创业自媒体《农说吕不白》,发起农创研习社,致力于以输出案例和知识产品的方式将最通俗易懂、最接地气的农创营销商业智慧传递给各位农友,用务实的行动帮助更多人实现返乡梦和农业梦。


微信图片_20190927091344.jpg


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他的返乡故事及农创营销干货迅速在草根涉农创业圈子里传播开来。他也凭借这种传播效应,构建起了一种日熟的新农业运营模式,培育出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具有新农业思维的新农人社群。时至今日,吕不白仍未停下脚步,仍然在不断地为给中国6亿农民的学习成长赋能而四处奔走。


微信图片_20190927091349.jpg

吕不白与袈蓝公社创始人邹迎晞对话赋能三农


吕不白说:当我们年轻,父母在哪里,哪里便是故乡;当我们老去,儿女在哪里,哪里便是故乡;当我们中年父母健在,儿女承欢时,两头奔走的道路便是故乡。所以我们的故乡一直在路上。


本期袈蓝·新农人,就让我们一起认识“在路上”的吕不白。


微信图片_20190927091354.jpg

37位袈蓝·新农人

吕不白  不白农创社创始人


一亩花生地,三丘玉米田


吕不白出生在湖南郴州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为了让他离开农村到城市,全家人花费了所有的力量。他也没有辜负家里的期望,毕业两年就成为一家日化企业的全国营销高管;后来又自己创办了一家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策划的品牌项目也以十亿加被外资企业收购。


然而,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吕不白做出让人愕然的决定——他处理了广州的公司,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湖南农村,重新做起了农民。


微信图片_20190927091400.jpg


无数人问过吕不白原因,他的回答常常是,“当有人离开或者加入你的生活时,人生最容易发生改变。”2012年,吕不白的家庭发生了一些变化,他的丈母娘因为癌症离世,而几乎同一时段的同一家医院里,他的孩子出生了。


吕不白开始思考自己在城市是为了什么,生命突如其来的降临和离开,让他觉得自己应该回农村老家,陪在父母身边,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他每天会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回来后的乡村生活,每天一条,直到现在,也正是这上千条状态的分享,成为他生活再次变动的契机。


微信图片_20190927091405.jpg


2013年,因为“返乡”这个标签,吕不白收到了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组的邀请。起初吕不白选择了拒绝,因为他只想恪守自己得来不易的农村生活。但节目编导没有放弃,期间一直和吕不白保持着联系,而最终打动吕不白的一句话是,“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能代替你,假的农民不能上,真正的农民上不了。”吕不白觉得有道理,“那就作为一个真农民出去,长长见识。”


2014年,正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返乡”“互联网+”“农业”一类概念火热的时候,这些标签和吕不白自身的经历天然地吻合。参加节目后,吕不白的人气以可见的速度增长。微博和朋友圈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关注者,他发现好多人和他一样,从小接受“离农”教育,到了城市也做出了一番事业,但内心深处最思念的就是家乡。


有个来自广州的粉丝,一见面就抓起他的手翻看,看到吕不白一手到茧子后说,“原来你的朋友圈不是每天换很多套衣服拍出来的。”这个粉丝长期买吕不白的土鸡蛋,他说自己不在意鸡蛋到底好不好吃,“我和我老婆看到鸡蛋上沾着的油菜籽就很激动,已经二十多年没看到这样的鸡蛋了。”对于这些人来说,农村他们回不去了,但在吕不白那里,他们的思乡情结找到了寄托。


微信图片_20190927091410.jpg


此外,当地一家众筹性培训学校的院长多次邀请他去做分享,“那次我讲了一个多小时,教大家土鸡蛋怎么辨识,大家觉得我的演讲很接地气”。


这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邀请他去演讲,“很多涉农创业的人都来找我,从北京、河南、广州跑到我们这个偏僻的村子取经”。能帮助到这些人,吕不白觉得又找到了另外一种价值。


微信图片_20190927091414.jpg

广东省农业创业精英训练营


这期间还有很多风投或者企业来谈和他谈投资,吕不白却婉言拒绝,他认为和他当初回来的初心相违,他不想离开家乡。“虽然也有本地的投资方,但从商业上来说,很多问题光靠资金无法解决”。


多数投资者都想让吕不白做涉农企业、生产企业或者加工企业,“我很清晰这中间的难度,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才”。


在这两年时间里,吕不白发现了农业创业真正缺乏的是什么。在他看来,许多农创者都有非常好的产品,但他们不会进行市场化和品牌化,难以把农产品高价值地卖出去,“这个问题在目前和未来依然存在。”


微信图片_20190927091418.jpg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直到2016年,吕不白和一位在微信上神交已久的朋友见面,两人从第一天上午聊到第二天晚上。“他说,你帮邻居、整个村子甚至隔壁村子的人把土货卖出去固然好,但只有一个吕不白,你一天也只有二十四个小时,可以帮助的人和事是有限的。”他认为吕不白应该把他对农产品、互联网以及营销管理的经验传播给更多的人,还建议他组建一个团队做自媒体,做一些农业创业的案例解读。


一直以来,吕不白对农业创业问题的思考,似乎找到了解决的答案。


“现在涉农的是哪些人呢?”吕不白分析,“一类人是我们的父辈,他们脚烂在泥巴里,脸朝黄土背朝天,他们自然不懂得怎么卖。还有一类人对农产品完全不了解,可能红薯是在地里挖的还是树上结的都不清楚,这类人在办公室关上门,给农产品取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做一些精致的包装,找一些‘之乎者也’的卖点。”


在吕不白看来,这些人没有办法把农业创业做成功。


“现代农业的技术门槛已经降低,以前樱桃只有山东有,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种;以前梅花鹿只能在东北养,现在南方照样可以养。”他认为,通过大数据、农业技术专家以及政府的引导,农业的技术问题完全可以解决;而且,如今好的农产品很多,卖农产品的好平台也非常多,“真正缺的是懂农民、农产品,也懂营销市场的人,通过制定一些标准化、市场化和商品化的手段,把农产品真正的价值输送出去。”


微信图片_20190927091421.jpg

一撮蓝蓝莓基地


在这几年里,吕不白也发现,农产品的商业化过程还比较短,没有成功的商业模式去借鉴,“我们不断看到农业创业在试错,农业到底要怎么走?不管是草根的涉农创业者,还是各个大型企业巨头,都还在不断地探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更希望能够把对农产品的了解,互联网的认知,以及自己营销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影响更多的人。


微信图片_20190927091425.jpg


于是,吕不白在这一年接受了1000万的种子投资,下定决心要以互联网为手段和工具,用新农业的视角帮亿万农民建立起新农人思维,从而为新农村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近三年的时间里,他结合自己一千五百多个日日夜夜在田间地头上的实践,各个周边乡村的观察调研,通过村村寨寨里的宣讲辅导以及在个人公众号《农说吕不白》上的勤勉笔耕,培育出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具有新农业思维的新农人社群,也构建了一个日渐成熟的新农业运营模式。


微信图片_20190927091428.jpg

台湾南投农会理事长吴俊龙先生到访农说吕不白,

深度交流两岸农业发展趋势



为中国6亿农民的成长赋能

时至今日,吕不白仍在不断地为中国6亿农民的成长赋能而四处奔走。就在最近,我们在电话中和吕不白聊了聊他在过去一年中的变化。


首先在内容上,吕不白提出他们所花时间的重心开始调整。


“我们曾经一度周更七篇,后来调整到五篇,现在是周更两篇。”这种在发文频次上的调整,并不意味着他对公众号重视程度的降低,相反,吕不白强调说实例解读这一块内容将始终是他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除此之外,他们也正在增加对政策、趋势的分析板块,特别是种养殖方面的信息将更多的在头条号中去体现,所以在头条号上的发力是目前一个显著的变化。他还提到接下来农创IP化的整套方法论推出后,他们会把理论拆解,渗透式地注入具体案例当中,“让更多人受到启发,知道IP化应该怎么做。”


微信图片_20190927091431.jpg

不白农创重点孵化和战略合作的IP品牌主荔


其次,他们也在社群方面有了许多新动作。


比如加强社群赋能方面的深度,从线上走到线下。“我们在线下开始有了沙龙活动、线下大课和游学活动。”吕不白介绍说,这些线下的战略多是站到跨界的角度,用快消的思维来启发涉农创业。截至目前,他们的线下大课已经成功举办了两期,第三期正在筹备当中。除了线下活动的推出,在社群方面他们更重要的变化是从去年年底开始,一直在鼓励新农人,包括涉农创业者向IP化方向发展,并且今年已经孵化出了接近二十个小型农创IP。


微信图片_20190927091435.jpg

农创精华不白说线下巡回大课山东济南站


微信图片_20190927091438.jpg

不白农创社跨界游学


最后对于未来,吕不白有这样三个目标。


第一,引导传统龙头企业进入,让新老两股力量结合,形成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农创社群。第二,持续在IP孵化上发力,并且以IP大会的形式扩大方法论的传播范围。第三,启动直播板块的布局,通过与社交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和在淘宝直播中开设直播频道等方式帮助社员快速对接新零售渠道。


微信图片_20190927091442.jpg


这些目标无一不是为了帮助亿万有返乡情怀的人实现梦想。


在2016年刚刚接受投资时,吕不白曾提到佛法里的三种布施,“第一种是用钱财布施;第二种是法布施,让别人脱离困境,智慧布施就是其中一种;第三种是无畏布施,让人对生命不恐惧。”


他说:“钱财是有限的,只能帮助很少的人,无畏布施我做不到,法布施我似乎可以做到一些。”


三年后的今天,他不仅用行动证明他做到了,而且他还将继续欣然向前。


微信图片_20190927091445.jpg


所有图片由农说吕不白提供,文字整理自采访内容及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吕不白:返乡做农民以后,他成为农创者的窗口》、网易号《农说吕不白 | 为新零售品牌九加一赋能》、农说吕不白公众号《为什么我的返乡梦值1000万?》




微信图片_20190927091454.jpg


袈蓝公社,是在袈蓝建筑 “更好地服务乡村文旅度假项目建设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衍生出了的以“新田园主义实践者聚落”为定义的新农人服务品牌。并在2017年注册了商业主体“北京袈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新型城镇化项目和文旅度假类型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的运营推广、优质产品内容资源链接与农产品的文创开发。

 

袈蓝公社为更好地服务当地,2018年起以实体落户项目,成为乡村里的“新农人客厅”与“业态模型实验室”。在袈蓝公社的实体空间内,通过对“咖啡馆”、“书店”、“市集”等不同交流场景的植入,为投入乡村建设与发展的新农人提供交流的场所与展示的舞台,激发创意,展示成果。至2019年底,将在大陆、台湾完成8个实体落点。

 

与此同时,袈蓝公社通过活动组织、当地体验产品研发和农产品创意提升等路径,服务乡村赋能。为乡村集结业态,集结人才,集结智慧。最终,为当地人留下理念,留下方法,留下标准,让本地人成为乡村发展的主角和持续动力。



袈 蓝 新 农 人 说


0